"250"里有贬意吗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19:56:13
"250"里有贬意吗?
我听说,指着个不聪明,没出息的人而说‘250’。对吗?

250=二百五。。。
北方人大抵是晓得“二百五”的,只叫法有些不同,比如“二杆子”、“半罐子”、“宝器”等,较达意;到了南方,上海好象叫什么“十三”,香港就叫“二五仔”,广东有些意思,叫“七百五”。这样看来,人纵是分了地域,有些东西还是不存在红头绳挂起来的稀罕,到处都有,凡俗的很。

二百五的由来传闻很多,有说和秦始皇有关,有说和麻将有关,传闻不过是给今用找个古旧说法的记录,也好讨些人同此心的彩头。能记住的大约是“苏秦被杀,齐王怒,悬赏千斤,四个大头鬼来揭榜被砍脑袋,人均算帐二百五”。嘀咕,如此菜的推理,那齐王不是二百五才怪。

二百五的含义就是呆蠢、傻愣、说话不正经、行事不严肃、处事较随便、莫名乱搞笑。。。。。。总之一句,做不了大事的不一定是二百五,但二百五大多是做不了大事的。原因嘛,估计也算是二百五对待生活不必死当真的态度,换去文人的嘴里就是:人生如戏,快乐第一。

偷笑。若是比话早些,那叫老庄的也是。老婆死了不悲不凄,拎出个瓦罐罐连敲带唱的自己乐和,正经人恐是做不出,之所以老庄此举的二百五没有被广泛认可,关键是人家有个《逍遥游》;还有那个叫米芾的老同志,好端端的拜石头当爹娘老子,不过人家有《蜀素贴》,便美其名曰“怪杰”;梵·高也算一个,傻不拉叽的为了一个妓女割了自己一边耳朵,割就割了吧,还自画一幅,不过人家有死后身价千倍的《向日葵》,二百五的举动倒变成了特立独行的不羁;郭大爷也想算一个,据说为写大地母亲的某篇伟作,走路行着行着,就五体投地的全趴地上,是曰感受深情的大地,当然我们对于郭老是不能说那三个字的。

书上有世上有。阿Q就是一个,把个二百五的能事糟蹋的体无完肤,又是钢鞭又是吴妈又是宅子又是革命;还有那个叫和“回”字顶真闹事的已己。堂·吉科德也是,神经的和风车决斗。张大民也是,在外边搭个窝棚也就算了,硬是听认屋里好端端的杵根大树。哦,还有笑死人的现在的《憨豆先生》。

现在依然。那个风云的孙洪斌在被记者问起是个怎样的人的时候,说自己就一二百五;那个出生名门的宏晃也说自己一二百五;那个师奶杀手濮存浠被问起演啥角色的时候也说自己一二百五;丹丹更是不折不扣的二百五大姐大;马甲的鼻祖本山大叔也算一个。晕,不敢想了,那个被造次的风风火火的老爷